除了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茅台酒是稀缺资源之外,为了抬高茅台酒的价值,茅台厂家一直把人作为干预和调节市场的手段。
七月,茅台酒的价格和天气一样火热。
来自河南毛粉俱乐部的消息,53度飞天茅台一路上涨,创造了历史最高价,部分地区零售价涨到2700元左右6月端午节刚过,河南毛粉会从市场上了解到,部分地区53度飞天茅台酒的零售价已经超过2500元/瓶,批发价也超过了2100元
河南,茅台市场茅台酒年销量1600多吨,超过山东,仅次于贵州和北京
同样一瓶酒,历时3年,2015年底市场价850元一瓶。现在,零售价是那个的3倍!
天妃茅台在很多人眼里已经算是神话价格太高,买不起现在价格2000多,据说还会涨以前我们本地人找关系能买10多箱茅台酒,现在只能买一两箱还是不买!6月,在茅台镇赤水河对岸,一家等待生意上门的酒类专卖店老板向21世纪经济报道感叹
茅台酒的产量几乎每年都在增加,但消费者买酒却更难了茅台酒都在哪里
连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茅台镇,采访了大量业内人士,经销商和白酒专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批发价2000多元的茅台酒价格被推高了,存在一定的泡沫看涨趋势下,部分茅台酒被经销商囤积待售
前不久在茅台镇举行的中国酒业峰会上,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原司长徐琳明确表示,反对厂家管理茅台酒价格的方式,1499元起就有那么多人交茅台身上套利,加剧了市场的混乱他认为,根据市场需求,茅台厂家应该选择主动提价,这未必是对行业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此,茅台集团,茅台股份董事长李保芳回答,国家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一家酒厂的价格,但是茅台在动价格的时候会考虑到行业的稳定和消费者的利益茅台定价是社会稳定,价格乱了,发改委还是要过问,不能随便动价格
可是,茅台酒的市场价格创历史新高却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甚至有券商预测茅台酒会涨到4000元对于这样的预期,囤酒显然成了很多人的理性选择,囤茅台似乎成了硬通货的另一个代名词
不过,李保芳在茅台股东大会上承认,茅台也有经济和生命周期,总会遇到波动和市场疲软所以,他要熨平经济周期
茅台镇的牛
在茅台镇参观或旅游时,大多数消费者都想买两瓶茅台酒带回去品尝,或者送亲朋好友。
仁怀市有茅台股份的茅台网点有三个:茅台国际酒店,国酒文化城,中心镇茅台网点最后两个人需要排队买酒,最方便的就是成为茅台酒店的房客
根据茅台酒店的规定,每位房客凭房卡和身份证可以购买两瓶500毫升的天妃或五星茅台。
不久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往位于茅台酒店一楼过道旁的茅台自营店了解市场情况进店前,一名黑衣男子将一张光大银行的储蓄卡塞了进去你想买酒吗如果你不买酒,你能给我带两瓶茅台酒吗他说,100块钱一瓶的回扣
和他在门外跑同样的Rdquo还有几个中年妇女除了黄牛,导游也加入了炒茅台酒的行列
在自营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仁怀市华池酒业销售有限公司3月22日贴出的声明显示,近期,部分旅游公司导游强迫随旅游团入住茅台国际酒店的游客为其购买茅台酒,通过倒卖谋取不正当利益,极大损害了我省旅游示范形象,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
该公司自称是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对外零售服务窗口,并在声明中提醒游客,与任何导游没有合作或利益关系,绝不会向游客强行推销任何产品。
但茅台酒店没有在自营店内外显著位置提醒消费者,不允许与黄牛合作增加销量一张印有茅台国际酒店专卖店的A4纸葡萄酒购买技巧商店的玻璃门上,写着我只能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能给别人买,自营店严格执行公司销售价格,绝不允许向消费者加价销售但是因为纸太小,很多买酒的人进去都没注意到
我们已经向领导汇报了这个问题酒店服务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酒店是为了防止黄牛党不在这里炒影响客人,拒绝他们开房炒礼宾和保安也会定时巡逻,提醒他们不要影响客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黄牛除了开房,还会以酒店会员的形式倒酒,但酒店通常会拒绝但是只要自营店有酒,黄牛就会想尽办法买酒
事实上,即使有醒目的买酒提示,只要允许租客买酒,租客炒酒也是必然的一位酒店客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住茅台国际酒店很划算卖了两瓶飞天茅台,房费回来了,他还是赚了钱
那么,酒都卖给谁了,是黄牛还是导游是茅台自营店周边的摇钱树。
上述黑衣男子告诉暗访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收上来的酒自己保管,反正茅台酒价格会涨,到时候再卖现在2000多元一瓶他们随时准备卖给外人,因为他们很难买到茅台酒
相比黄牛的零星喝酒,更可恨的是当地的私营企业主茅台镇一位酒厂老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茅台机场航班开通时,坐飞机的人可以买一箱飞天茅台当地私人老板专门请人坐飞机买饮料就这样,老板去年收了几万茅台,到现在还没卖出去他充了1499元,卖了要2000多
我知道茅台镇还有一个酒厂,里面陈列着400—500件的天妃,都是真酒但不卖所以茅台酒不排除被故意提价这位茅台镇当地人说
据他介绍,茅台镇的倒酒产业链一般是这样的很多串串,比如黄牛,是最底层以1499元收酒后,以1600元卖给囤积茅台酒的酒厂酒厂是二级,1700元就卖了一是卖给了三楼的外地经销商或者客户比如当时河南,长沙,青岛的茅台酒价格都在1950元左右,二是酒厂大量卖酒给一些白酒产能大的公司或大项目比如1800元合适的话,他们往往一拍就卖10块,否则一瓶都不卖酒厂老板说
投机者中有许多经销商和股东。
我卖过几瓶便宜的酒,怕厂家暗访基本上我买的酒都会卖更高的价格江苏一经销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重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自营店所在的冉家坝区时,茅台酒特约经销商也表示,茅台酒每瓶1900元发货。
茅台集团举行年中庆典,茅台商城6月11日发布公告:天妃茅台500ml预约时间为6月12日至6月14日,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
6月12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站在电脑旁抢茅台,但天妃茅台的预定销量瞬间告罄有经销商事后透露,茅台酒只能通过提前准备好的外挂软件来抢
70%的酒都在经销商手里在茅台镇,当地一家有亲戚在贵州茅台销售有限公司工作的酒企负责人分析说他从茅台酒销售人员处了解到,来公司买茅台酒的主要是企业经理或老板,但茅台酒厂一年生产8000多万瓶酒他说
在茅台酒的大好形势下,茅台股份的小股东不甘寂寞,纷纷加入购买廉价白酒的行列。
5月29日召开的茅台2018年度股东大会共有2200人出席,其中券商,分析师,研究员59人,其他均为茅台高管,独立董事,创下了2001年茅台上市以来股东人数最多的纪录。
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奥马哈朝圣李保芳说,截至当天上午9点,在报到的2007人中,有多达1900人登记购买前一天晚上的茅台酒根据李保芳给出的回家政策:每位股东可凭参与卡以1499元购买一箱天妃茅台酒和两瓶生肖酒股东大会后一两天,还可以用登机牌买一套机场纪念酒
事物稀有的背后
稀有的东西是珍贵的,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常被李保芳提起,尤其是今年
早在3月份,李保芳在博鳌论坛上就表示未来茅台供不应求肯定是常态他说,据初步估计,现在销售的葡萄酒不能满足三分之一的市场需求
5月,中国酒业峰会上李保芳说:按照目前的计算,长期以来,茅台酒的产能是基酒5.6万吨目前为5万吨,正在扩建6600吨产能今年年底可以完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扩建,因为它的环境承载力,上游的原料,赤水河的水都不允许再做了所以茅台酒现在和未来都是稀缺资源
他说,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三口之家有3.5—4.5亿个家庭目前茅台酒的包装容量是3万多一点,最多的时候不到1亿瓶
中国明年将实现小康社会在所有家庭的除夕之夜,按照天妃茅台酒目前的价格,1500元/瓶还是可以承受的除夕夜,茅台的年产量只能满足6000万家庭,可以在茅台酒厂喝完一年的酒李保芳说,他特别反感为茅台成立消费者团体他的观点是让消费面向市场钱多的就多喝点茅台,钱少的就除夕喝一瓶茅台所以茅台酒的供需关系会继续加剧,供不应求绝对是一种常态
他还说:以前春节需要促销,千方百计把酒卖出去但是茅台不需要在他眼里,茅台的供求关系使其成为中国的特殊商品
1—4月,列入国家统计局的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有1176家但记者发现,只有一家茅台公司多次公开强调其酒是稀缺资源
从荣誉的角度来看,中国老四,老八,Rdquo十六大,名酒除了茅台,还有五粮液,泸州老窖,顾靖酒厂,山西汾酒等,有的多次在国家级评酒会上获得名酒称号获奖白酒实际上是几千家白酒生产企业的几万个条码产品中的稀缺资源
从产量来看,众所周知,由于赤水河生态环境的制约,以及异地生产的难度,茅台酒的产能确实有限但五粮液股份分段拿酒,52度普通五粮液截取原酒最优质的部分进行勾兑,储存后上市,也是极品中的极品从厂家公布的数字来看,乌普年产量在2万吨左右,占五粮液白酒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同样稀缺国窖1573产量只有3000吨左右后来工厂扩建了,但是产量到现在也没有超过2万吨
可是,与茅台的营销策略不同,为了提高售价或销量,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家往往会发布停货措施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来,一个是Rdquo,一个是停货前者供不应求,后者有货同样的量是稀缺的,但市场对消费者的预期却完全不同
再看工艺茅台酒属于酱香型白酒,五粮液是浓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没有区别,代表山西汾酒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资源稀缺理论,与天妃茅台相比,茅台生肖酒的酒量更少但今年茅台鸡毛酒市场价格涨幅却不如后者
稀缺资源的背后,有很多人为的调节因素。
在利润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经销商严重粘性下,调整回款时间和发货节奏是茅台调节市场的两个Rdquo华福证券投资经理熊梅表示,当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价差过低时,茅台往往会采取控量保价的政策来稳定经销商的利润
据经销商介绍,2016年,为了让市场回暖,茅台厂家在年初就开始不发货,不控货,甚至在春节期间牺牲部分销量,包括在2016年1月处罚部分经销商串货。
2017年1—3月,茅台集团提前执行计划,我们按季度付款茅台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多发货,适当平抑上涨的价格,让市场价格不会涨得太快江苏宿迁一位经销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